2025年,包装饮用水赛道依旧暗流涌动,各大饮料公司财报的相继发布,为这场激烈的“水战”拉开了新的序幕。
有人凭借高毛利稳坐龙头,有人因价格战陷入颓势,也有人凭借“情怀+创新”强势复苏。市场的每一次波动,都在折射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行业格局的深层重构。
财报背后的水企“众生相”
农夫山泉(09633.HK)2025年中期业绩表现亮眼,收入达256.22亿元,同比增长15.6%,毛利154.56亿元,毛利率高达60.32%,净利润约76.22亿元,同比增长22.1%,净利率逼近30%。然而,其饮用水业务虽重回增长轨道,但受近两年“价格战”影响,该部分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未达到2023年同期水平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(02460.HK)业绩。华润饮料上半年实现收入62.06亿元,期内利润8.05亿元,分别同比下降18.5%和28.7%。包装饮用水实现收入52.51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23.1%,占报告期内总收入84.6%,且各种规格的饮用水产品收入均录得下滑。价格战的“反噬效应”在怡宝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。
而曾经的“下沉市场王者”娃哈哈,则以“逆袭者”的姿态重返舞台中央。2024年11月,娃哈哈在2024年销售会议上宣布成功拉齐十年前的业绩规模,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。通过“渠道改革+产品创新”双轮驱动,不仅营收提升,而且凭借“国民品牌”的情感共鸣,在年轻群体与家庭消费者中重新建立了市场认知。
2024至2025年,瓶装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胖东来、东方甄选、康师傅、今麦郎等品牌相继入局包装饮用水领域,进一步瓜分传统水企的市场份额。
产品、渠道、消费观念的多重变革推动行业格局重塑。从产品层面看,竞争已从基础的水质纯净度比拼,延伸至口感优化、包装创新,甚至契合不同场景的多元规格设计——无论是便携装、家庭装还是运动场景装,品牌正通过精细化产品布局抢占细分市场。
销售渠道方面,电商平台的崛起打破了地域限制,推动线上销量持续高涨;线下商超、便利店、自动售卖机等渠道也在不断丰富铺货形式,进一步拓宽产品触达范围,形成“线上+线下”全场景覆盖的零售网络。
消费观念的转变同样深刻影响着市场: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再仅关注价格,品牌形象、水源地、环保理念等因素也逐渐成为重要考量——年轻群体更倾向选择“有故事的品牌”,家庭消费者则更关注“水源地透明度”与“包装环保性”。
进入2025年,尽管价格战的声势逐渐减弱,但行业竞争却愈发激烈。各大水饮企业纷纷将发力重点转向饮料品类战场,试图以此开辟更多增长曲线——气泡水、电解质水、功能型饮用水等“水+”品类爆发式增长,成为企业新的业绩支点。
价格之外,什么在左右消费者的选择?
为客观反映当前消费者状况及消费需求,艾媒智库(data.iimedia.cn)联合草莓派消费者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(survey.iimedia.cn),开展主题为“中国纯净水消费市场洞察数据”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,聚焦中国纯净水市场行为,全方位洞察消费偏好、购买决策、品牌认知等关键维度,为企业优化产品研发、精准营销提供支撑,助力行业紧跟市场趋势,推动中国纯净水市场健康、有序、创新发展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周购买纯净水的次数调研中,每周购买1-2次的消费者占比最高(45.10%),其次是3-4次(42.09%),两者合计超八成,反映出多数消费者对纯净水的需求集中在“日常基础补给”场景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选择购买渠道时决策因素的重要程度调研中,购买便捷程度是消费者最核心的考量因素,占比达41.05%,具体包括渠道距离远近、是否方便停车等实际便利性;价格优惠程度紧随其后,占比36.47%,体现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重视;信誉和口碑以33.99%的占比位列第三,反映消费者对渠道可靠性的信任需求;产品种类丰富度(32.55%)和促销活动与赠品(31.90%)也占据重要地位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能接受的单瓶纯净水价格区间调研中,消费者对单瓶纯净水价格接受度主要集中在1.2-2元(47.85%),其次是0.8-1.2元(40.65%),而超低价(0.8元以下)和高价(2元以上)区间的接受度较低,体现了消费者对“性价比”与“品质感”的平衡考量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购买纯净水时优先选择固定品牌的情况调研中,超五成(57.25%)消费者在购买纯净水时会优先考虑品牌因素,体现出品牌仍是消费者决策的核心考量之一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购买过的纯净水品牌调研中,TOP5分别是娃哈哈(66.14%)、农夫山泉(40.65%)、怡宝(40.00%)、康师傅(33.99%)、冰露(30.59%)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选择某纯净水品牌的主要原因调研中,47.19%消费者将“产品成分与纯净度说明”列为首要考量;44.58%消费者关注“口感好”,反映出对饮用体验的重视;37.78%消费者在意“健康功效”;32.94%消费者将“价格实惠”作为选择依据,凸显性价比;31.24%消费者关注包装与外观设计;27.45%消费者则关注品牌信誉与口碑评价;22.61%消费者表示受广告宣传影响较大;18.56%则是对品牌水源地较为关注;15.16%消费者在意购买的便利性。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在中国消费者选择某纯净水品牌的主要原因调研中,47.19%消费者将“产品成分与纯净度说明”列为首要考量;44.58%消费者关注“口感好”,反映出对饮用体验的重视;37.78%消费者在意“健康功效”;32.94%消费者将“价格实惠”作为选择依据,凸显性价比;31.24%消费者关注包装与外观设计;27.45%消费者则关注品牌信誉与口碑评价;22.61%消费者表示受广告宣传影响较大;18.56%则是对品牌水源地较为关注;15.16%消费者在意购买的便利性。
健康舆情与品牌复兴影响:矿泉水与纯净水的“世纪之战”
“同样是水,谁又比谁高贵?”
这一疑问,贯穿了中国瓶装水市场二十余年的竞争史。
2000年前后,农夫山泉以“大自然搬运工”“农夫山泉有点甜”的标语横空出世,凭借“天然水”的差异化定位迅速抢占市场,成为瓶装水行业新王。然而,其“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”的争议性宣传,引发了行业强烈反弹——2000年8月,娃哈哈牵头全国69家纯净水企业联名指责农夫山泉“不正当竞争”;同年,农夫山泉更以“散布负面新闻”为由将娃哈哈诉至法庭。
这场被称作“世纪水之争”的官司,最终以农夫山泉败诉、被判“不正当竞争”罚款20万元收场。
2024年,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之后,两家公司的旧怨也再度被翻炒。在娃哈哈的舆论风波后,农夫山泉为应对市场竞争压力,推出绿瓶纯净水,该产品以“高性价比”为核心策略,定价聚焦主流消费区间(单瓶约1.2-2元),通过贴近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定价快速抢占市场,凭借品牌影响力与低价优势,绿瓶水迅速引发广泛关注,成为农夫山泉在纯净水领域反击竞争的关键产品。
2024年8月10日,央视《对话》栏目播出与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深度访谈。进一步揭开了两种产品的核心差异:农夫山泉强调“天然水”的健康价值,认为其保留了水中天然的微量元素与矿物质,更符合人体需求;而针对纯净水,钟睒睒虽未直接否定,但通过对比传递了“健康饮水需兼顾纯净与营养”的理念,表示将最终选择权交予消费者。